行业动态

    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 中国对美牛肉解禁的背后谁最受影响你造吗

    分享到:
    点击次数:245更新时间:打印此页关闭
    摘要: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 中国对美牛肉解禁的背后谁最受影响你造吗

     


    发布时间:2017-05-22 16:39:03  |  来源:未来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12

    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
    中国对美牛肉解禁的背后谁最受影响你造吗。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今年7月16号前实现美国牛肉输华。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中国对美牛肉解禁的背后


    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 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吃货们有口福了(图)

    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
    中国对美牛肉解禁的背后谁最受影响你造吗(图)


      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5月12日中美双方宣布就经济合作“百日计划”达成十项共识。


      在这份被称为“贸易大礼包”的清单中,最让美国人感到兴奋的就是,美国牛肉时隔14年后被允许重返中国市场。而近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定下了明确期限,表示要在今年7月16号前实现美国牛肉输华。


    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 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吃货们有口福了(图)

    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
    中国对美牛肉解禁的背后谁最受影响你造吗(图)


      面对中国规模超过四千亿元的牛肉市场,美国业界兴奋不已,特朗普总统、白宫发言人和美国养牛者协会都公开表达了欣喜和期待。而美国牛肉以物美价廉著称,允许美牛入华势必要对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进口和国产牛肉产品造成严重冲击。


      记者注意到,作为中国进口牛肉的主要来源国,澳洲媒体和业界开始感到紧张。澳洲牛肉就将会面临着美国牛肉最直接的冲击。面对“危机”,澳洲各大媒体纷纷发声,为本国牛肉产业出谋划策。


    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 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吃货们有口福了(图)

    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
    中国对美牛肉解禁的背后谁最受影响你造吗(图)


      可以预计的是,不管美国牛肉、澳洲牛肉,或是风头正盛的南美牛肉在中国如何进行“三国演义”,最大的赢家一定属于中国消费者和“吃货”们。


      美国牛肉期待进入中国市场


      在2003年以前,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主要牛肉进口国。只不过彼时中国人对牛肉的需求量微不足道,牛肉行业的市场规模很小。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2003年中国的牛肉进口总额只有1500万美元,其中来自美国的牛肉进口额就占了1000万美元。


    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 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吃货们有口福了(图)

    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
    中国对美牛肉解禁的背后谁最受影响你造吗(图)


      2003年底,美国牛肉产品被检测出牛脑海绵状病感染,即人们俗称的“疯牛病”,随后中国停止了对绝大部分美国牛肉的进口。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牛肉这种高蛋白食物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中经先略数据中心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牛肉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1996年,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只有2.82千克。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增长为5.45千克。


      中国的牛肉市场规模在2010年以后开始呈现出井喷状态。中经先略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的生鲜牛肉消费规模达到4118.8亿元,超过了2010年时的两倍。这其中进口牛肉也占据了很高比重。据北京青年报消息,中国去年牛肉进口量达到82.5万吨,金额约26亿美元。而2003年,全年牛肉进口量仅为1500万美元,相差173倍!


    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 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吃货们有口福了(图)

    中国向美国开放4千亿市场
    中国对美牛肉解禁的背后谁最受影响你造吗(图)




      之前错过中国牛肉市场井喷时期,让面对肉价不断走低的美国业界感到遗憾。好在这次美国牛肉终于要在今年7月前重返中国市场了,美国业界传出振奋的言论。


      根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不仅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白宫新闻发言人斯派塞都在记者会上专门介绍了这一消息,甚至特朗普也忍不住表态称“中国允许进口美国牛肉才是真正的新闻”。而美国的全国养牛者牛肉协会更是对中国将解禁美国牛肉进口发表声明,“怎样形容这对全国养牛业者的好处都不过分!”


      美牛入华,谁最受影响?


      价廉物美,竞争力强的美国牛肉即将进入中国市场,人们自然好奇,哪些牛肉出口国的输华份额会受到冲击?中国国产牛肉会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然而中国养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其实最首当其冲的反而是中国市场上的走私进口牛肉。


      根据MIG集团的研究报告,2014年,中国市场上通过正规关税渠道进口的牛肉大约为30万吨,但走私牛肉高达97万吨,占全部进口牛肉份额的76%。


      目前从国外走私到中国的牛肉基本都是冻肉,有的不良商贩甚至用走私的劣质牛肉冒充高档的日本“和牛”产品,尽管中国并未开放对日本牛肉的进口。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京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调查发现,走私牛肉在国内的售价大约在40元/公斤,比起国产牛肉价格更为便宜。一旦价格低廉的美国牛肉引入中国市场,其正规渠道进口的价格可能会低于走私牛肉。失去了价格优势后,品质低劣的走私牛肉很难再有生存空间。


      绝大多数进口食品在中国的价格要远贵于国货,但牛肉是一项例外。很多逛过美国超市的人都知道,每磅不到2美元的牛肉很常见,折合人民币大约每斤10元左右。而在中国市场,虽然近一两年牛肉价格有所下滑,但目前依然在每斤30元左右的水平。记者注意到,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一期50个城市食品价格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上旬我国牛(腿)肉的价格为每公斤66.96元,每斤超过33元。


      在正规渠道进口的牛肉中,目前我国消费者最熟悉的大概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牛肉。但2016年以来,以巴西和乌拉圭为代表的南美牛肉以价格取胜,抢占了澳洲牛肉的市场份额。


      根据MIG集团数据,2016年1月,巴西成为中国最大的牛肉来源国,份额从2015年的13%猛增至33%,而澳大利亚退居第二。


      2016年由于干旱问题带来水资源紧张,澳大利亚政府限制了养牛数量,造成牛肉供应下滑,限制了对中国的出口数量。2016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牛肉出口骤降至6.7亿澳元,下滑幅度达到40%。正是借助这一机会,去年巴西对中国的牛肉出口份额上升至第一。


      不过在今年早些时候,巴西警方调查发现当地多家企业存在售卖过期变质肉类食品的违法行为。今年3月份中国商务部表示,作为巴西肉类最大的进口国,中国对巴西肉类出现质量问题表示高度关切,中国已临时采取措施暂停进口巴西牛肉。


      因此,不管是陷入质量危机的巴西牛肉,还是在华市场份额下降的澳大利亚牛肉,都在竞争力极强的美国牛肉面前显得有些难以招架。


      澳大利亚紧张了,媒体出谋划策


      面对美国牛肉的竞争,澳大利亚牛肉行业开始紧张。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5月17日作出专题报道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牛肉出口商将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竞争。


      ABC认为,近两年来美国的牛肉价格正处于低谷。2016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美国肉牛的均价同比下滑了25%。如今中国对美牛开放市场,无异于送给美国牛肉产业一个“大礼包”,也必将有助于提升美牛的价格走势。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认为,中国的进口牛肉市场将演变为美国、澳洲和南美牛肉的“三国演义”,而澳洲牛肉的前景不容乐观。2015年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的牛肉总量达到10亿澳元,但由于干旱,影响到牛肉产量,2016年该数据骤降至6.7亿澳元。澳大利亚不仅面临南美廉价牛肉的竞争,还要面对美国对澳大利亚牛肉市场产生的“重大压力”。


      不过在担忧的同时,澳媒也纷纷肯定澳大利亚牛肉在行业内的优势。澳《金融评论》称,澳大利亚牛肉进入中国市场已经14年,并且已经在中国建立了澳大利亚牛肉“高档”的品牌形象。


      澳洲主要农业贷款机构高级分析员贝尔德称,目前美国出口的大部分生牛肉来源是激素牛,而此类牛肉被中国禁止进口;此外美国很多牛肉产品无法满足中国的食品进口标准中“可追溯生产来源”的要求,而澳大利亚养殖牲畜的记录则是完整保留的,这也是澳大利亚牛肉出口的优势所在。


      中国对美牛肉解禁的背后 美国牛肉价格为什么比中国低那么多?


      虽然美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牛肉出产国,但放开美国牛肉的进口其实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并没有想象那么大。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牛肉市场近几年已经迎来了好几个世界级牛肉大国的进口高潮,无论澳大利亚还是巴西牛肉,都没对中国牛肉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所以美国牛肉的到来也没那么可怕。


      中美元首会晤后一个月之际,在国务院新闻办5月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宣布了中美双方就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投资和能源等领域的问题已经达成的十项共识。在这个被称为“十个贸易大礼包”的清单中,位居首位的就是美国牛肉——中国将尽快允许进口美国牛肉,“最迟不晚于今年7月16日”。


      虽然这个消息似乎在中国还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则反响格外强烈。不仅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白宫新闻发言人斯派塞都在记者会上专门介绍了这一消息,甚至特朗普也忍不住为此事发了推特,称“中国允许进口美国牛肉才是真正的新闻”。而美国的全国养牛者牛肉协会更是对中国将解禁美国牛肉进口发表声明,称:“怎样形容这对全国养牛业者的好处都不过分!”


      美国牛肉价格之便宜闻名全球,那么这个轰动美国的“大礼包”,对于未来美国牛肉和中国牛肉的市场将意味着什么?在这场“斗牛”大战中,中国牛肉将如何应对?


      追溯


      美国曾是中国最大牛肉进口国


      中国之前进口美国牛肉,已经至少是13年前的事情了。在2003年之前,美国是中国最大的牛肉供应国,中国进口牛肉中三分之二都来自那里。不过自从2003年底美国牛肉和牛肉产品被检测出牛脑海绵状病感染(即俗称的“疯牛病”)后,中国颁布了对美国牛肉的进口禁令。从此,绝大部分美国牛肉与中国市场无缘了,去年中国曾对美国牛肉进行了有条件解禁,但采购量依然很少。


      然而,美国牛肉无法进入中国的这13年,也正是中国牛肉进口迅猛增长的时期。目前中国是全球牛肉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也是全球第二大牛肉进口国。数据显示,去年牛肉进口量达到82.5万吨,金额约26亿美元。而中国之前向美国牛肉开放的最后一年,即2003年,全年牛肉进口量仅为1500万美元。如此爆发式增长,自然让美国牛肉对即将重启的中国市场充满了幻想。


      调查


      北京市场里都可买到进口牛肉


      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在北京一些市场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无论是商场超市还是农贸市场,基本都有国产牛肉和进口牛肉可以买到。进口牛肉的产地来自于巴西、乌拉圭、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虽然一些农贸市场中有商户自称还有来自日本的“和牛”,不过由于目前我国并没有放开日本牛肉进口,因此有知情人士称这些“和牛”要么是非正规渠道进口的走私肉,要么就是假冒。


      而除了所谓的“和牛”价格昂贵外,农贸市场上大多进口牛肉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便宜,这与其他很多食品中进口货价格远高于国货的情况恰好相反。这种情况在物美、京客隆等超市中同样存在,国产牛腩的价格基本在每斤30至40元,但来自巴西的冻牛肉价格基本只有20元出头。在物美超市中,像月盛斋这样的老字号的生牛肉中,也可以从产地上分辨出有国产牛肉和进口牛肉,进口牛肉的价格明显低于国产牛肉。


      事实上,国外牛肉价格远低于中国市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逛过美国超市的人都知道,每磅不到2美元的牛肉在那里很常见,折合人民币也就是每斤10元左右。而在中国市场,虽然近一两年牛肉价格有所下滑,但目前依然在30元左右的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一期50个城市食品价格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上旬我国牛(腿)肉的价格为每公斤66.96元,每斤超过33元。


      不过,虽然价格便宜,但进口牛肉全部是冻肉,而国产牛肉则既有冻肉也有鲜肉可供选择。但即便同样是冻肉,进口牛肉的价格也远低于国产牛肉。对此有销售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进口牛肉都是冻着海运过来的,差不多路上就要一两个月,所以不可能有鲜肉卖。”他表示,虽然冻肉无论口感还是营养都不如鲜肉,但很多顾客对此并不很在意,销售量还是很大的。“很多人是冲着低价格去的,也有很多人觉得买进口肉更安全。”至于进口牛肉是否更安全,卖肉人表示自己也搞不清。


      聚焦


      便宜的美国牛肉将带来哪些影响


      大量进口牛肉涌入对中国本土牛肉的影响也开始显现。“大量涌进来的便宜牛肉拉低了中国的牛肉价格。”这是很多多年经营牛肉的商贩最直接的感受。一方面,大量进口牛肉丰富了市场,牛肉不再那么紧俏,价格自然松动;另一方面则是在进口牛肉的低价格面前,国产牛肉不得不适当降低价格。


      面对价格更为便宜的美国牛肉,中国牛肉的养殖成本甚至比美国牛肉的市场售价还要高,那么未来中国本土牛肉会遭遇多大的麻烦?


      科尔沁牛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本土牛肉供应商之一,公司董事长李和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美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牛肉出产国,但放开美国牛肉的进口其实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并没有想象那么大。首先他认为,中国牛肉市场近几年已经迎来了好几个世界级牛肉大国的进口高潮,无论澳大利亚还是巴西牛肉,都没对中国牛肉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所以美国牛肉的到来也没那么可怕。


      中国养的牛到底多不多?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不一样。有人说多,因为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我国存栏牛达到4000多万头,这一数字比澳大利亚的2400多万头还多了不少。但是按照中国人口折算,其实中国的养牛数远远不足,形成了巨大的供应缺口。李和认为中国的牛肉整体来说还属于供应短缺的状态,因此可以容纳更多的进口牛肉。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牛肉的需求量还会越来越大。他举例说,目前一个美国人的年均牛肉消耗量是50公斤,而中国平均仅为5公斤。“养牛规模不可能一下就快速涨上来,所以增大牛肉进口是必要的补充。”


      李和认为,中国养牛业确实也应该借助美国牛进来的这个时机好好“补补课”,因为中国养牛业虽然规模大但确实不够强。他甚至用“沦陷”这个词来描述中国的养牛业的萎缩,但他也指出,其实欧美国家都经历过养牛业的低谷期,这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结果。“毕竟养牛需要大量的土地,但其繁殖慢、饲养周期长的特点又决定了养牛的效益有限,因此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养牛业的淘汰。”


      不过,随着中国对越来越多养牛大国打开进口牛肉的大门,真正受冲击最大的并不是中国的养牛业,而是走私冻牛肉。近年来,通过走私渠道进入中国的牛肉数量惊人,其实也是冲击中国本土牛肉的最大因素之一。目前从国外走私到中国的牛肉基本都是冻肉形式,他们在国内的售价大约在40元/公斤。之前之所以走私猖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价格优势。但如果美国牛肉进来后,其正规渠道进口的价格可能也就是这个价格甚至还要低,那么走私牛肉的生存空间就会被大幅挤压。从这个角度说,走私牛肉未来受美国牛肉的冲击可能比中国本土牛肉还要大,甚至反而对于中国牛肉是个利好。


      关注


      美国牛肉价格为什么比中国低那么多?


      人们更关注的一点在于,为什么美国的牛肉价格会比中国低那么多。原因自然是美国养牛成本明显低于中国,但这其中的原因在哪里?


      规模化饲养减少了牛均成本是重要原因。目前国内的肉牛大多数还是散养在农户家中,每户几头牛的饲养方式大大提升了饲养成本。而在国外养牛发达国家的牧场中,上千头牛只需几个人管理的模式非常普遍,美国甚至有28人养25万头牛的规模化牧场,成本自然降低。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大规模养殖肯定是中国养牛业的主要形态,但这其中涉及土地流转等很多现实问题。


      除了规模化饲养降低成本外,科尔沁牛业董事长李和还提到了饲料成本问题,“这可能是个容易被忽略掉的因素,但非常重要。”他以牛的主要饲料玉米举例,美国种植玉米的成本大约每吨折合人民币800元,而中国农户种植的玉米成本高达2400元。“如果靠买农民种植的玉米养牛成本就太高了,所以在饲料种植方面也必须实现规模化,即打通整个养牛业的产业链才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他介绍,科尔沁曾试点了集约化玉米种植,已经能够做到每亩的成本650元左右。“如果实现亩产750公斤玉米,饲料成本就不比美国高了!”


      因此他认为,解决国内牛肉成本高的原因,一方面要加大肉牛养殖的规模化,另一方面要打通从牧草和饲料种植到肉牛养殖再到后端牛肉加工、销售的整条产业链,有效降低全过程的成本,才能与养牛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抗衡。


      应对


      “冷鲜”或是中国牛肉的唯一出路


      全面实现养牛产业化是个漫长道路,无法一蹴而就。那么对于眼下已经到了家门口的低价格的进口牛肉,中国牛肉该如何应对呢?对此,多家成规模牛肉供应企业的人士都表示,冷鲜肉将是中国牛肉与国外冻牛肉竞争的最大优势。受到运输周期和距离的影响,目前我国进口的牛肉绝大多数都是冻肉,因此占据运输半径优势的中国牛肉应该避其锋芒走“冷鲜”路线。


      显然,冷鲜肉无论从营养价值还是口感上都优于冻肉,但其劣势就是价格高,只能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也正是这种价格差异消化掉了中国养牛成本的劣势。而且行业预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冷鲜肉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目前在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猪肉领域,已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冷鲜肉,预计未来冷鲜牛肉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如果美国牛肉运送到中国走最经济的海运的话,至少要45天才能达到中国,因此只能采取冻肉的形式,这样登陆中国市场的价格应该不到40元/公斤。科尔沁牛业董事长李和则向北青报记者介绍,如果美国搞冷鲜肉向中国出口的话就要走空运,他们也做过测算,“美国牛肉空运到中国的成本至少要280元/公斤,对于中国牛肉的价格优势全无!”所以他认为中国牛肉应该发挥物流周期短的优势大力发展生鲜肉,不要以冻肉形式与低成本的国外牛肉“硬碰硬”。


      事实上,目前还有一种解决进口肉只能冷冻不能冷鲜的方式,就是将活牛直接运到中国再进行后期加工。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份,一船满载着1195头澳大利亚活牛的商船经过海上航程进入上海,然后完成在中国境内的屠宰、分装,并于3月份开卖。据了解,这是2015年8月中澳双方就澳牛以屠宰用活牛形式出口中国正式达成协议后,首船活牛进入中国市场。尽管如此,但北青报记者看到,这批以活牛进口方式来到中国的牛肉制成冰鲜牛排后在电商上的销售价格依然高达每375克380元,相当于超过500元一斤。其实,从去年起中国进口活牛关税已降至6%,由此可以看出国外生鲜牛肉进口到中国的物流等成本之高。


      预期


      中国牛肉“冷鲜化”还需加大投入


      不过据业内人士介绍,发展冷鲜肉对于技术实力的要求比冻肉高得多,这恐怕是“冷鲜化”在短期内未必会被多数中国牛肉供应商采用的原因。首先,冷鲜肉必须在非冷冻状态下尽可能延长保鲜周期,从而减少损耗。目前来看,这需要从包装技术和渠道冷链两方面加以完善。在包装上,对于冷鲜肉类有真空、气条、贴体等形式的包装,保鲜性能依次提升,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贴体包装可以做到在0至4摄氏度下对肉类保鲜45至60天。但这种包装的设备也非常昂贵,大约在数百万人民币的水平,很多实力不强的肉类供应商难以承担。


      另一方面,即便肉类供应商采用了先进的贴体包装,是否能够保证产品在未来销售期间始终保持0至4摄氏度的完整冷链也相当重要,因为只要在某一环节脱离冷链,也可能造成肉类的变质腐败。这对于冷鲜肉来说,不仅存在着技术难题,同时也意味着高成本。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生鲜电商的单客配送成本大约在每次30元。


      京东从去年涉足生鲜产品销售时开始打造京东冷链,专门设立了各级冷仓,以及包括飞机、汽车、电动三轮车和手提保温箱在内的全套冷藏冷冻设备,比如应用于最后一公里的电动三轮车都采用一半冷冻一半冷藏的设备。目前京东预计搭建起整个冷链投资将超过百亿元,显然目前能如此投入的冷链的物流企业还太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冷鲜肉在中国的市场推广。


      即便有了硬件设备,冷链在中国的发展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京东物流集团生鲜冷链配送运营负责人夏萌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冷链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比普通物流更难。比如目前在很多城市采用的恒温电动三轮车送货时,常会遇到堵车、交通管制、用户家中没人需二次配送等问题都会影响配送时效。而对于冷藏冷冻食品而言,一旦影响配送时效可能带来的就是食品的变质造成损耗。


      展望


      中国进口牛肉市场将上演“三国演义”


      其实,中国一直是世界几大牛肉出口国紧盯的目标,而且竞争激烈。“前年澳大利亚牛肉特别多,但从去年开始少了,但巴西和乌拉圭牛肉又补了上来,价格仍然很便宜!”


      巴西和澳大利亚是目前中国进口牛肉的两个最大来源国。澳大利亚向中国的牛肉出口在2015年曾达到峰值,年交易额达到10亿澳元。不过此后由于干旱问题,澳大利亚政府限制了养牛数量造成供应下滑,加上当地牛肉价格上涨,限制了对中国的出口数量。2016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牛肉出口骤降至6.7亿澳元,下滑幅度达到40%。正是借助这一机会,去年巴西对中国的牛肉出口份额上升至第一。


      但是巴西牛肉也好景不长,今年早些时候,巴西警方调查发现当地多家企业存在售卖过期变质肉类食品的违法行为。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给过期变质的肉添加化学物质,掩盖变质的气味和色泽。另外还存在给牛肉注水增重、以廉价鸡肉冒充牛肉等问题,部分产品流向了海外市场。为此,今年3月份中国商务部表示,作为巴西肉类最大的进口国,中国对巴西肉类出现质量问题表示高度关切,中国已临时采取措施暂停进口巴西牛肉。



      在这种形势下
    ,如果美国牛肉进来,中国牛肉市场的格局肯定又要生变,之前双雄争霸局面将会变成三国演义。有业内人士介绍,美国牛肉价格在全球都是比较低的,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要低。因此随着中国将放开美国牛肉进口的消息传出,澳大利亚方面已经开始感到紧张,担心自身的市场份额遭受冲击。